機器人教育給孩子帶來的變化以及成長
?、?、引導學生自主探索,自己思考,并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。
以被動聽講和練習為主的方式,是難以形成空間觀念的,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需要大量的實踐活動,學生要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,觀察、動手操作,對周圍環境和實物產生直接感知,這些不僅需要自主探索、親身實踐,更離不開大家一起動手,共同參與。
?、?、用兒童的眼光攝取生活中有趣的“機器人創意思維”的素材。
兒童最富于想象和幻想,兒童的世界最是千其百怪,色彩斑斕。兒童感興趣的“現實生活”成人常常認為不可理喻。因此,我們需要葆有一顆純真的童心,善于從兒童的生活經驗和心理特點出發,去捕捉一幅幅令他們心動的畫面,挑選一個個為他們樂于接受和思考的“機器人創意思維”的模型和素材。
?、?、“空間與結構”的素材來源于生活。
人們生活在三維空間,豐富多彩的圖形世界給“空間與結構”的學習提供了大量現實有趣的素材,“空間與結構”知識大多可以聯系生活實際,教學中注意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引入新課,能夠使學生增強學習興趣,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,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我們制作機器人的素材和模型。進一步激發創新思維和創新的意識。
Ⅳ、創造機會讓兒童自己去捕捉現實生活中的具有特色和創意的素材。
小學生年齡雖小,但在生活中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,形成了不少的事物的抽象思維與概念,教學中利用學生己有的生活經驗,聯系實際讓學生從生活中來,到生活中去。讓學生自己在身邊所熟悉的事例中提取制作素材,使學生感到親切、自然、有趣,引發學習機器人的興趣與愛好。
Ⅴ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
多媒體教學的運用給孩子的思維帶來了火花。比如在教學《認識機器人,走進機器人的神奇世界》時我運用多媒體,呈現物體的一個平面,讓學生思考這是一個什么物體。學生猜得五花八門,展現了他們豐富的想像力,這種猜測有助于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。然后,通過多媒體動 畫的演示,驗證學生的猜測,學生也從中體會到要全面地觀察一個物體,才能真正地認清此物體,不能犯“盲人摸象”的錯誤,這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式。
Ⅵ、 給學生呈現富有挑戰性的、開放拓展的機器人制作的創意思維素材。
科學家愛因斯坦說:“學校給學生太多的好勝心,卻很少培養學生的好奇心?!焙闷媸莾和奶煨浴K麄儗κ挛锏暮闷媸且环N迫切認識事物的渴望,能引起學生積極主動去探索奧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