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本雖有“寒冬” 但吸引資本應堅守教育根本
貝爾科教集團聯合創始人、瑪酷機器人總經理裘楊認為,資本的進入有利于產品的研發以及對人才的吸引,“我們公司本來是跟科技相關型的公司屬于科技教育,從資本的角度來說,是用科技的方式去做機器人相關的事。有兩點我特別想強調:第一是更多產品的更新和研發。對機器人教育要投入大量時間做機器人相關,跟教育理念、教育的設備,及硬件、軟件線上線下的結合,資本的進入能幫我們有更多精力時間投入到創新研發中去。第二點,資本進入之后確實能吸引更多的人才,早期創業公司,就是幾個情投意合的創始人,大家一拍即合干一點什么事,但隨著公司不斷發展擴大過程中,更需要跨界的,大咖或人才引入,這種資本的進入,從名聲從企業本身發展,人才引入是非常有幫助的”。
貝爾科教集團聯合創始人、瑪酷機器人總經理 裘楊
2016年被稱為“資本寒冬”,但裘楊認為,“對教育行業來說,無論資本是多么的寒冬,只要我們教育的根本不變,我們完全有可能去選擇更適合我們的資本市場。比如說在今年8月份的時候,在我們公司也接觸了各類的投資公司,我們選擇了高通創投??粗馗咄▌撏兜目萍急尘耙约八趪H上的影響力,我們公司也是高通創投投資的跟教育相關的公司。在這個角度上,我也想跟在座做教育的同仁講,資本雖然有寒冬,但只要把教育的根本做好,我相信最終資本會來找到我們的。”
科技教育要回歸“教育” 未來教育企業應有三個特性
裘楊提出,“很多專家學者提出2016年叫做人工智能時代的元年。每個偉大的時代的更迭都會有偉大企業的到來。出國熱成就了新東方,現在人工智能的到來,也會成就跟人工智能或跟科技相關系的企業。我相信趨勢,我們說時代的變革會給這些科技企業帶來很多新的曙光”。
同時,裘楊也從另一個角度提出了對于科技發展的思考,他認為,科技教育還是要回歸“教育”,“我們是跟人工智能比較接近的行業科技教育,我跟我們的小伙伴聊天,新的時代的到來對我們這樣的企業有什么樣的變革?是不是我們要做更多技術上的更迭、創新?我們是做科技教育,還要回到教育兩個字。經常聊十年后社會發展是什么樣,我們也不知道,或者一個局面出現是我們都沒想象到的。但無論社會大環境怎么變化,機器怎么取代人,但有一點可能是在情感上的交互,是很難取代人的本身的。比如說對孩子對教育來說它的這種溝通、它的這種協作、它的這種情感價值觀的東西,這些東西是不能被,或者說很難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。再回過來,我們說做科技教育,培養人工智能時代的源助力,這是一種手段、方式,還要回歸教育的根本,我們究竟要培養什么樣的孩子?這樣的孩子在未來看不見的時代中,我覺得這是根本,根本的東西抓住了,對我們企業發展是更好的。大數據和其他技術的革新,它只是一種手段而已?!?
裘楊還給出了他預想中未來教育企業應有的三個特性:提供非常好的教育產品,有好的課程體系和好的教學模式,有一個比較好的教育平臺,“配合這三個基本的要素,再加上資本的助力,我相信這樣的一個企業,在未來有可能成為十年后的BAT,我們希望成為偉大變革時代的偉大企業,這是非常偉大的夢想”。